第183章 :弹劾(第2/3页)

清平点头,“她一准会来找我。”

她想了想,“罢了,我这就上折子,若论教女无方,也有本宫一份。”

所以,当端华来到时,便见清平公主正在写请罪的折子,说是请罪,但言辞上可没有半点儿请罪的意思,而是隐晦地说大皇子小气吧啦,明明是大皇子妃自诩和善大度,答应让出菊花园里的菊花制成菊花茶敬献皇兄、珍贵妃,还有她这个姑姑,但却转头就让人背地里弹劾苏家小姑娘,人家小姑娘犯了什么错?不过就是赞扬了一句菊花长的美,若制成茶,好喝罢了,这也有错?这也叫不知礼数?既然请人家过府做客,就拿出个主人的涵养来,拿不出来,惹人笑话,就憋着,把这等小事儿捅到公堂上,实为不该。最后毫不客气地直接痛骂那位弹劾的大臣才是心瞎眼也瞎,治家不严,心术不正,为官不清,为政不明,胡乱弹劾,拿朝中的法纪纲常随意当做伤人的剑,不知所谓,自己家中的女儿上个月害人落水,至今都没给人家一个交待,自己都教女无方,如今倒是上蹿下跳弹劾别人,脸呢?这样的人,不事政绩,只盯着人家后院的鸡鸡狗狗,作为自己向上攀爬的阶梯,才是朝中蛀虫,社稷祸害,皇兄最好是将其革职查办,三代永不录用。

端华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娘清平公主骂人,在清平公主派人将折子送出去后,她才开口:“娘,您好厉害啊!”

清平哼了一声,伸手点她额头,“挨骂挨得多了,自然也就学会了。”

端华懂了,盛安大长公主年轻时,骂人不吐脏字,却能把人骂的面红耳赤,羞愧掩面而走,多少朝臣都被她骂哭过,她娘做事不着调,为了嫁他爹,自是没少做出糊涂事儿,挨她骂。所以,如今这也算是被骂出师了?

清平看端华一副懂了的神色,心烦不已,“滚吧,回去跟苏容玩去,别来烦我了。”

端华点头,果然不烦她了,立即脚步欢快地走了。

清平见她这么痛快干脆地离开,气笑,“真是女大不中留。”

嬷嬷笑呵呵的,“郡主比以前开心多了,老奴瞧着也欢喜,郡主若是一直都这般,挺好的,老奴看她好像也不是十分执着周小公子了。”

毕竟这都多久了,也没去护国公府缠着人。

清平点头,“受苏容影响,目前看来,的确是好事儿。”

就是不知以后了。

弹劾苏旭的折子,虽是小事儿,但因为苏容来京一直被人议论纷纷,干了三件大事儿,反而,在早朝上,也激起了水花。

人人都知道如今的江州刺史苏旭是太子燕回声举荐的,东宫一派的人都听太子指示,只见太子面色淡淡,并不表态,任人弹劾苏旭教女无方,没吱一声,也没给后面东宫派系的人一个眼神,东宫一派的官员们也就懂了,太子不表态,就是让他们都别管的意思。

所以,东宫一派的人没人站出来反驳,大皇子一派的人昨儿得了大皇子的交待,都纷纷出列附议应和,二皇子一派的人如今与大皇子合作,自然也纷纷出列支持,中立派你看我我看你,依旧保持中立。

所以,也就造成了,早朝上,有半数之多的官员们都觉得苏旭在教女方面不妥当,从治家能力,怀疑其为政为民能力。别看一个小小太守,他能胜任,但江州刺史,他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皇帝坐在金椅上,目视下方,上百官员,有五十人是他两个儿子的派系,占有一半份量,是他这几年扶持起来的功效,就是为了让两人牵制太子,他十分满意这个结果。

再看太子,太子眼观鼻,鼻观心,面色淡然温和,不动如山,东宫派系静悄悄,他也很满意。太子懂得收敛了,不处处显露他的储君之威了,否则再让他威下去,他这个父皇就该退位让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