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3页)

领导们经过商议,不能打消警员们的进取心,而且要秉持统一原则,分区都上了,总部不上,这显然不合规矩。于是秦知微放假回来后,第一天就上了这堂公开课。

硕大的会议室,往常是警员们颁发奖章时才会用到的房间,现在是座无虚席,只要上午没有案子的重案组警察和文职警察全部自发听课。

“今天给大家分享芝加哥泰诺投毒案。1982年,一个12岁的小女孩觉得不舒服,她的母亲以为她感冒了,于是给她吃了一颗泰诺胶囊,这是治疗头痛的止痛药,每年销量非常高,上市七年就占领美国四成止痛药份额。第二天,这个母亲叫女儿起床,却发现女儿早已死亡。之后又发生几起死亡案。法医检测他们的尸体,查出大量氰1化物。这是巨毒,0.1克就足以致命(2)。”

“这是一起无差别投毒案。虽然警方通过调查拟定了很多嫌疑人,但是最终因为缺乏证据而无法给其定罪。这起案子后,就衍生出许多类似的投毒案。今天我们来分享这类凶手的犯罪逻辑。(2)”

“1、随机投毒,受害人随机。

2、有详细预谋和策划的犯罪。凶手之所以选择泰诺胶囊来投毒,是因为它的两个特点:不同于其他药物,泰诺胶囊属于非常畅销的药物,购买途径比较多,易于操作。

——泰诺胶囊被很多感冒头疼患者服用,患者很容易因为鼻塞闻不到氰1化物独特的味道。投毒药物的选择是凶手精挑细选过的,不是偶然。

3、不用亲眼目睹受害人的中毒死亡过程,负罪感被减轻。

4、整个杀人过程中,自己负责了投毒阶段,而医生负责推荐药物,护士负责取药,受害人负责买入、服用药物,凶手的逻辑里受害人很大程度上是在‘自杀’,他认为自己是有罪,但罪很小,因为他是有‘帮凶’的——就连受害人自己一定程度上也是帮凶,负罪感很大程度上再次被减轻。(2)”

下面的警员们认真做笔记,就在这时,教室门被人从外面大力推开,周姐站在外面,冲秦知微焦急喊道,“秦专家,Falker让你现在到他办公室。”

上这么重要的公开课,居然把老师叫走,底下警员议论纷纷。

孤寒罗记完笔记,“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擦鞋高猜测,“这么急,肯定是大案。”

卢哲浩刚要接话,周姐又急匆匆折回来,“卢督察,Falker也叫你过去。”

卢哲浩这一走,大家的议论声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几乎可以将办公室的屋顶掀翻。

“这次是什么大案啊?我没听说哪个区发生大案啊?”

“可能直接让我们总区接手的大案。”

“绑架?还是连环杀人案?”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谁也不确定的答案。卢哲浩到了办公室,Falker表情严肃,秦知微在看文件,等他进来,Falker这才把案子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