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女真侵宋战争与武术世界低谷(1094年—1162年)

少林寺之役之后的武术世界

自萧峰之死到北宋覆灭(1127年)前夕,武术世界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除了梁山和明教的局部叛乱活动之外,并没有新的大规模活动和冲突。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令人沮丧的,各大势力陷入中衰,旧有的秩序由于内在问题逐渐解体,以至于当巨大的危机在12世纪二十年代降临时,武术世界发现自己全然匮乏可以应对的有效机制。

少林寺之役的创伤难以抚平,紧急情况下对萧峰的营救是丐帮和少林的最后一次重要合作,此后二者的关系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黄金时代。丐帮的新领导人吴长风平庸无能,无法弹压内部各派系,使得这一伟大帮会长期未能从庄聚贤时代的混乱中恢复过来。而失去了丐帮的少林虽然由于匿名僧人的传闻而仍然受到尊重,也逐渐萎缩为一个较孤立的门派,加上玄慈方丈和“全面邪恶”叶二娘之间的性丑闻被揭露,本来良好的声誉一落千丈。

在西部,虚竹子统治的逍遥派最初引起了西夏皇室的不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身为西夏皇妃的逍遥派重要成员李秋水保护了西夏不受天山宫廷威胁。但在儿童婆婆和李秋水都死后,新的领导人虚竹子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对西夏也产生了兴趣。他来到银川向夏惠宗(1068年—1096年在位)的女儿银川公主求婚:这位西夏公主可能是李秋水的孙女。

此时贡却鸠摩也陪同唃厮啰国的王子宗赞前往银川求婚,还带领了一支精锐的的吐蕃卫队,引起了西夏方面的不满。唃厮啰国方面可能意在威吓,但公主由于母系的渊源选择了虚竹子,联姻顺利地缔结,这场婚姻令逍遥派和西夏皇室之间再次缔结了牢固的纽带。

唃厮啰国对此深感不满,不过贡却鸠摩在西夏的时候似乎受到严重的创伤,他很快返回了吐蕃南部的萨迦寺,此后脱离了政治,致力于佛学的研究,并于1102年去世。他死后两年,西夏人在逍遥派的帮助下灭亡了这一古吐蕃帝国的孑遗政权。但他所创立的萨迦派却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迅猛发展起来。

在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宋朝的统治者哲宗和徽宗(1100年—1126年在位)又相继发动了旨在灭亡西夏的入侵战争(1096年—1099年,1114年—1119年)。战争的初期阶段对西夏极为不利。在银川公主的影响下,逍遥派帮助西夏挡住了宋朝大军的进攻,但结果对他们是悲剧性的,他们在损耗实力的同时也被支持宋朝的汉民族主义势力所憎恶,导致进一步边缘化。虚竹子既缺乏野心也缺乏才干,在强势的妻子的左右下,令其门派沦为西夏的附庸。全国性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体系,由于虚竹子解除了儿童婆婆时期的毒药控制而趋于解体,使得这一曾经辉煌的门派不久后就步入没落。

在武术世界各主要派系陷入中衰后,之前的潜在势力开始抬头。譬如以“梁山”闻名的反政府武装,事实上就是一伙武术家的聚集,他们并未被少林或丐帮或其他重要武术势力控制和吸收,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11世纪武术世界体系的相对衰落。

摩尼教是另一个显著的例子。虽然自唐朝以来就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传承,但这一外来宗教长期以来只是在东南地区的地下传播,只有在12世纪初叶才在江湖世界获得了显赫的地位。在北宋末年的奢靡风气中,也同样笼罩着末世降临的不祥之感。中上层人士为了满足精神空虚,或纯粹追求新鲜猎奇而开始信奉佛教和道教的各种新流派。半伪装成佛教的摩尼教宣称“清净、光明、大力、智慧”,以简明而清晰的教义,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105由于“摩尼”常被误解为“魔鬼”的意思,教主方腊(?—1121年)机智地改称为“明教”,意为“光明之宗教”,这个简洁而典雅的名称为之争取了大批新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