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犹怜草木青(29)(第3/6页)

长大了,就看开了。

她把此事当做是琐事跟太后道:“如今小姑娘可怜兮兮的。”

太后跟她一块研磨茶叶,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动弹,懒洋洋的在太阳光下说话。

但太后一句话却让折绾顿时惊得挺直了背。

太后道:“当年……当年莺姐儿第一次跟我见面的时候,也说了类似的话。”

那是个早慧的小姑娘。当时皇帝想要让自己高兴高兴,便从大臣家里请了些小姑娘来陪着她。

其他的小姑娘都努力欢欢喜喜的逗她高兴,只有莺姐儿笑着都是一脸的委屈。

等到用膳的时候还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一哭,就在笑着的姑娘们中被她发现了。

太后抱着她问,“你怎么了?”

小姑娘不敢说话。

太后又见了她几次,越来越觉得她像自己的女儿阿昭。她就问莺姐儿,“你愿意留下来陪我吗?”

莺姐儿才六岁,说话软软糯糯的,“我愿意的。”

她不愿意。

太后看得出来。她虽然喜欢莺姐儿,却也不愿意强求,她笑着道:“但你还太小了,等你大些了再回来陪我好不好?”

莺姐儿高高兴兴的回去。又“高高兴兴”的被送了回来。

太后十分不满,但这回莺姐儿却道:“太后娘娘,我愿意陪着你的。”

太后当时心一硬,一狠,便将人留了下来。

她说起此事心里酸涩,道:“后来啊……莺姐儿跟我说,她当初哭是因为赵氏跟她说,她是姐姐,要照顾弟弟们。不然将来在娘家被欺负了也没人帮。”

太后唏嘘,“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赵氏还是这么一套。”

太后对赵氏的感情是复杂的。她既觉得对不起赵氏,认为自己抢了她的女儿还没有养好,又觉得她对莺姐儿不好,实在是没有脸面说自己。

但到底还是愧疚的,道:“当时阿琰进宫也看过我,我知晓她受了委屈,但我只能提点鹤春,却不好去指责赵氏。我就想着,我是亏了她一个女儿的,我没有脸说她一句不好。”

太后拍拍折绾的手,“当初莺姐儿那里我没哄好,如今莹姐儿这边,你便多操操心吧。莺姐儿,莹姐儿……这名字是赵氏取的吧?”

确实是的。她肯定是倾注了对女儿思念的。

折绾哎了一声。她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果然当初做了初一,今日还会做十五。当初做过初一,今日还是会做十五。

她就将莹姐儿带在了身边,直接送到勋国公府和宋家去。宋玥娘最初还不满,但宋夫人上门拿着鸡毛掸子猛打她一顿之后也不敢吱声了。

宋夫人抱着莹姐儿指着宋玥娘的鼻子骂:“幸而阿绾来知会我了,我才知晓你这糊涂东西做了这么多蠢事!”

折绾也在旁边坐着,静静的坐着喝茶。宋玥娘恨得牙痒痒,折绾就笑了笑,“我也是为了莹姐儿好。”

宋夫人刚走,玉岫就上了门,接着又打又骂。两人来来去去,都没有去见赵氏。

赵氏脸面上过不去,气得在家里砸东西,“往后宋家人不得入我的门!”

宋玥娘吃了打,又见莹姐儿伤心,才算是真的后悔了,道:“好了好了,我往后不说你比升哥儿差了好吧?”

莹姐儿还是闷闷不乐,整日去别有人间折腾茶叶和花。宋玥娘就眼巴巴的过来接人,还把折绾拉到一边去说悄悄话。

折绾还以为她又要阴阳怪气一顿什么乱七八糟的话,结果却听见她说,“我警告你,别在太后面前提起莹姐儿。”

太后克女儿是出了名的。她可不愿意莹姐儿进宫去。

她恶狠狠的道:“你要是敢把莹姐儿带进宫去,我就跟你拼了。”

折绾白了她一眼,“你还真是……愚蠢。你再这么折腾,莹姐儿就真埋怨你了。”

孩子一长大,懂得了明辨是非,终究有一日是看得清父母到底是爱自己,还是不爱自己,还是……选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