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10(第2/3页)

后来,还是许八雪坚定的说留在经济台,朱台长这才安心。

这次过年,朱台长肯定会给许八雪包一个大红包的。

“台长,好久不见。”许八雪一上来就把《元宵晚会》的策划方案递了过去,“您看看。”

朱台长原本还想再说几句的,拿到策划稿后,只一眼就移不开目光了。

《元宵晚会》。

这时机选得好。

上面连节目单都给准备好了。

朱台长一一看去。

按许八雪的安排,是要准备四个主持人的,二男二女,之后开始进行晚会表演。

不错,歌舞跟传统节目穿插安排,很好。

“台长,我觉得可以多增加一些小品。”许八雪想到的是参加过春晚的几位小品届的大佬们,现在大佬们已经上过春晚了,身价倍涨,不知道请不请得过来。

小品肯定是要的。

自从80年代央台开办春晚以来,小品一直是观众最喜爱的热门节目。

这《元宵晚会》肯定要加小品的。

“这小品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制作出来的。”朱台长担心。

“台长,春晚落选的小品那么多,都是现成的。”许八雪说,“主要是南城这边太远,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过来。”

央台的春晚录制一直是保密的。

不过许八雪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央台,那边《春晚》去了哪些人,她是知道的。

还留了几位的联系方式呢。

而且,央台的任副台长说了,《古诗词大赛》的第二季,就按许八雪最初的那版方案来,全国挺拔。

不再仅限于各个高校的学生了。

说到《古诗词大赛》,许八雪想起来了,“台长,咱们台不是有《古诗词大赛》的播放权吗,现在台里的综艺节目都播完了,那过年这几天播《古诗词大赛》吗?”

新节目肯定是年后再录了。

“我怎么听说这个《古诗词大赛》收视率不怎么样啊。”朱台长凑过来,问许八雪,“收视率说是不到10%呢。”

10%还要打个折。

“台长,您说的是前两期,后面第三期收视率就起来了,最后几期,平均收视率都过30%了。”许八雪说,“我觉得过年可以播,正好各个台都没什么新节目。”

“行,那就初一开始播。”

朱台长看完《元宵晚会》了,他觉得挑不出毛病。

之后,就跟许八雪说了一下这请嘉宾的出场费,然后,跟许八雪分了一下工,有的嘉宾朱台长联系,有的许八雪关系近一些,就让许八雪联系。

“台长,那您跟广告部的联系一下,这春晚会的晚会问题我可就不管了。”许八雪说。

朱台长眼睛一亮。

他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好,这没问题。”

他又说,“这晚会的预算超出一点没关系。”有招商,那就不怕了。

“好的,台长。”

许八雪总算在十二点之前出来了。

要是再跟朱台长商量下去,估计得到下午两点了。

剩下的问题,等午休之后再说。

许八雪回了办公室,把《元宵晚会》的稿子放好。

之后出门了。

她去找周玲了。

周玲现在在五楼办公。

她开了一个新节目,叫《时事》。一周一期,有时候二周一期,主要是看有没有周玲想播的那种有意义的新闻。

这个节目是周玲一手操办的。

现在已经播了两期,第一期就是童工案。

第二期讲的是菜市场的病猪肉案,有些肉贩以低价拿病猪肉,混在好猪肉里卖给客户,这也是周玲自己卧底查出来的。

节目很好,收视率也还可以,周玲开节目的时候找许八雪取过经。许八雪的意思,这种新闻开头弄个小悬疑,后面解答。

要把观众的好奇心提起来。

这个节目是一个洗发水的广告商赞助的。

周玲在《知识课堂》录制厅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