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两章合一(第3/6页)

一类是由手烧炉改造成的沸腾炉,就如我们现在二车间的炉子,结构设计普遍不合理,运行能运行,但没有效率可言,外加鼓风机不匹配,飞灰装置不匹配的问题。甚至有的沸腾炉,辅机都不匹配,直接小马拉大车,热效率连60%都没有。”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K4炉改造成沸腾炉,把不好的沸腾炉,改造成更好的沸腾炉。前者我们做过,后者我已经有了办法,咱们正好拿来当例子,等改完了,大家就心里有数了。”

许如意这么一说,倒是真让大家松快一下,好像也不难吗?!

徐磊问,“需要我们怎么做?”

“因为可能会有大量的厂家来看,我需要从五个方面做工作。”

“第一个是供销科。”

王川华陪着苏国强呢,来得是副科长,一位叫刘晓红的女同志,直接应了一声。

“咱们名声一般,他们肯来,恐怕都因为市局的压力,所以,我们要第一时间了解他们,拿出他们需要的改造方案,说到点子上,这才能够吸引住他们。”

“所以你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资料,看看这些厂子的锅炉是什么问题,记下来反馈给我,我好做好准备,他们来了,咱们就有针对性。”

这法子并不稀奇,但问题是这是1980年啊。

这年头大家都习惯吃大锅饭,虽然也会去领导那里拍桌子要政策,但其实并没有系统的销售概念。

这种服务意识更是没有,许如意一提出,就盯着刘晓红,她要是觉得难,她就能换人!

可没想到刘晓红一甩麻花辫,一口应了:“好,我明天就开始收集,这不就是老话说的有备无患吗?不过,厂长,锅炉我不是太懂,万一听不懂搞错了怎么办?”

许如意也跟着笑了,“我这边有准备。”

她刚才上来的时候,就去自己办公室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拿了过来,这会儿发到了与会各位手上。

大家一看,居然是一个表格,上面列的密密麻麻。

譬如锅炉的形式,有手烧炉、沸腾炉,布风是风帽式的,还是密孔板式的?飞灰装置是单床的,双床的?炉膛是一拱的,三拱的?怎么给煤,改造过吗,什么时候改造的,目前的问题等等,简直应有尽有。

许如意就说:“你就拿着这个去,问完了是哪个就打个勾,这样也忘不了弄不错。”

刘晓红这会儿可喜坏了,“有了这个,我保证完成任务。”

然后许如意就看向了徐磊,燎原厂说真的,刚转产,这张表就连徐磊都有看着不熟悉的地方,如今可真是信服:“我们需要做什么?”

许如意又掏出个本子来,“我已经表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办法都列在了上面,需要技术科进行统一学习,同时全部参加二车间沸腾炉改造。”

徐磊目瞪口呆地看着许如意那厚厚的本子,他接过来一看,密密麻麻都是钢笔字,上面一个个写着各种问题,尤其是他们的二车间那台沸腾炉,大概因为距离近,便于观察,写的是最多。

“布风板面积小,沸腾时风速高,入炉的煤粉颗粒大……”

明明白白,还有具体的数据,这就简直手把手教了。

许如意到来后,徐磊就有些边缘化了,他为人宽厚,并不生气,但终究是有些失落,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就是比老人强,毕竟他那个年代,可没这么多机会学这么多东西。

但如今看着这整本的笔记,他算是服了,有本事还愿意下功夫费力气,即便暂时用不着也会将工作做到前面,她的厉害不是因为她是年轻人,是因为她上心啊。

同时,徐磊都有些心疼,都是搞技术的,才知道这花费了多少心血,忍不住问:“你来了后就没歇着,这什么时候写的?”

许如意笑笑:“见缝插针吧。”